>   > 

内容详情

我的世界如何防止熊孩子的出现?只要掌握这6大策略你就够了!

我的世界

我的世界

来源: 极光 2019年03月13日 11:02

你走遍千山万水寻找生存的资料,你爬上手脚架一砖一瓦地修建房屋,你拿起工具面朝黄土背朝天地辛勤耕种。看到满载的背包,温馨的木屋和金黄的麦田,本以为生活从此变得安逸,没想到你不小心惹怒了一个暴躁的路人,他冲动地将你的麦田踩平失去自我地将你的房屋烧毁,还拿出铁剑将你击杀夺走你的一切!怎样才能让这些玩家永远消失呢?

有这样一些有关孩子的问题是很多家长都提到的:孩子看到好吃的好玩的,就要吃要玩,不给就发火。孩子坐不住,学习容易分心。孩子做事情磨蹭,爱拖拉——一些育儿书上会说,这跟孩子的自律,意志力,规则等有关。其实,从认知心理学的角度,这些问题都可以归结到一种能力,也就是自控力上。

自控力是面对诱惑和冲动,我们能够有意识地控制自己的情绪,认知和行为的能力。它是一项重要的基础能力。研究表明,自控力对孩子的学习成绩有很强的预测性,小时候自控力好的孩子,上学之后阅读和数学成绩也会更好,这种预测能力比智商对学业成绩的影响还更大。

难道你在《我的世界》里遇到的“熊孩子”就是自控力差的幼年玩家吗?并不完全是!成年玩家也会有失去自控力的时候。

不但小孩子有自控力问题,成年人也常有失去自控力的时候。想一想,爸爸们能不能控制自己抽烟,喝酒的冲动?妈妈们能不能控制自己的购物冲动?现在你大概可以理解,自控力有多么重要,又是多么难以得到了吧!那为什么大家总是认为爱冲动的“熊孩子”多数是幼龄玩家呢?又该怎样提升孩子的自控力?想要提升孩子的自控力,首先家长要清楚孩子的发育阶段,理解他们的局限。

自我控制看年龄


对孩子来说,学会自我控制尤其困难。首先,大脑中负责自我控制的额叶区成熟得比较晚。当研究人员用磁核共振技术(MR)测试大人和小孩对干扰的抑制力时,脑造影显示孩子的左腹外侧前额叶较活跃,而成年人是右腹外侧前额叶较活跃,即使选出和成年人表现得一样好的孩子,来对比他们的脑区,也会发现孩子的左腹外侧前额叶比较活跃。这说明成年人和孩子在处理自控上运用的是不同的脑区,孩子要发展出成年人的自控力需要时间。

所以,你的孩子自控力好不好,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年龄,3-7岁的孩子是自控力变化最大的时期,我们常看到三四岁的孩子一个不开心就在地上打滚哭闹,可是,六七岁之后就变得守规矩懂礼貌多了

难道三四岁的《我的世界》玩家就肯定变“熊”吗?并不是的,可能你服务器里的建筑大师和红石大神都是幼龄玩家呢!


不过,自控力也有个体差异,有些孩子的自控力天生比较好,有些比较差。具有较强自控力的孩子即使自己不开心,也会克制或者用其他形式来发泄情绪。

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,自控力是可以培养的,研究发现,通过改变孩子的自我控制,可以帮助容易分心的孩子做好入园准备,提高他们之后的数学等成绩。

在《我的世界》里遇到冲动的“熊孩子”时,它们会烧毁你的房屋,践踏你的农田,掠夺你的宝箱,甚至对你拳脚相对,感觉自己受到了针对,其实经常情况下他们是受到某些外界因素的冲击,抑制不住自己的行为而冲动行事的。

降低外部干扰,帮助孩子自控


孩子的大脑发育跟成年人不在同一个阶段,所以,孩子自控力差是普遍问题,那么,我们大人怎样在外部环境上,帮助孩子抑制不合适的冲突,提升自控力呢?

减少诱发条件


有些家长说孩子常常控制不住自己,已经困得不行了,还要继续玩玩具,玩到累才睡觉。这样的孩子可能不是自控力不如同龄人,只是他生活中的诱因太多,玩具没有在规定时间收拾好,摆得一地都是,这对孩子来说就是很大的诱惑,很多人戒烟或酒失败,减肥失败,也是一样的原因。如果平时跟“大烟枪”“大酒鬼”朋友出去玩,或者家里放满零食,那就很容易有控制不住自己的时候,所以,家里的玩具,零食最好都有自己的摆放区,并且及时收拾进去,孩子专注于学习的时候,注意减少环境的干扰,不要让电视或者周围乱摆的玩具转移了他们的注意力。

想要减少冲动的诱惑,平时也要多注意观察,引起孩子失控的情况通常是什么样的,比如,孩子一到人多的场合就兴奋地大喊大叫,作为家长,应该提前了解去哪些地方他很容易产生这种冲动,带孩子去这种场合之前,家长应该可以预测到孩子会做什么,提前做好准备,跟孩子反复强调规则。

在《我的世界》里也是这样,倘若你知道在这个租赁服里存在喜欢焚烧房屋的“熊孩子”,那你得做好准备,用非易燃的材料修建房屋,不要让他们看到木屋就产生点燃的冲动。


影响孩子控制力的另一个因素是家长的反应,如果孩子一哭闹就能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,孩子就会继续这样,形成恶性循环,反之,如果孩子哭闹的时候家长直接压制,说:“不许哭!”这样无法理解孩子的消极情绪,还可能反弹得更厉害。

这就像《我的世界》管理租赁服的道理一样,过于放纵调皮捣蛋的玩家只会导致“熊孩”的泛滥,但强迫压制他们的行为又会导致不满而引起恶性循环,所以最重要还是制定合理的规则。

那么,父母怎样的反应能成功减低孩子的冲动呢?正确的做法是首先描述孩子的感受接纳她的情绪:“我知道这个娃娃很好玩,你很想要,对吧?”然后跟她强调规矩:“但是这星期你已经买了一个玩具了,我们说好了的,一个星期只买一个玩具,对不对呀?”最后提供给孩子一个替代方案:“家里的小熊跟这个娃娃一样,都是软软的,咋们回去宝宝小熊好不好?”家长可能有一个误区,就是以为冲动是可以压制的,其实,冲动是无法完全压制的,但是通过给孩子替代方案,我们可以帮助孩子转移“一定要”的冲动。

建立日常生活规律


除了减少环境的诱发,另外一个关键是建立日常生活规律,美国哈佛大学的Ready4Routimes项目发现,那些抑制能力差,自控力差的孩子,往往是家里没有形成固定的日常生活规律,比如没有关注孩子每天的睡觉时间,三餐等的规律情况,为什么日常生活规律这么重要呢?因为日常生活规律可以增加孩子对生活的可预测性,孩子应该知道他在什么时间,什么地点,去做什么事情,比如,如果孩子知道晚上刷完牙就要上床睡觉了,他就不太可能会受到玩具的影响。

除了吃饭睡觉,带孩子外出玩耍,购物的时候,也可以通过建立规律感来帮助他们控制行为。家长可能觉得到了外面就不好控制孩子了,其实只要技巧得当,一样可以,比如每次去公园之前,跟孩子讨论一下,今天几点去,去哪里,玩什么,玩多久,让孩子对这什么活动有一个预期,他就不会赖在一个项目上玩太久,不肯走了。去商场也是一样,每次购物前都跟孩子讨论一下,或者一起写一份购物清单,提前跟孩子商量好接下来要买什么,比起具象的物体,孩子对抽象概念更有自控力,这个时候跟孩子约定要买什么,要买什么,比到了现场再跟孩子谈要求,结果要好得多。

及时提醒


前面说过,孩子自控力差有大脑发育方面的原因,所以需要父母扮演理智脑的角色,孩子很容易分心,再加上工作记忆有限,常常记不住规则,很难坚持完成一项任务,所以孩子分心的时候,我们要注意提醒孩子,把他们拉回原来的轨道。

2015年的一项研究是让一些3岁的孩子执行一个冲动控制的任务,研究人员告诉孩子:“你可以在一个盒子里拿到小礼物,不过拿之前要遵守我给你的信号,如果我给你一个蓝色的方形信号,你就可以打开盒子拿走礼物,如果我给你一个红色的三角形符号,你就不能打开盒子拿走礼物。”研究发现,有些孩子遵守规则,没有拿走礼物。但也有很多孩子无视规则,直接打开盒子拿走礼物,这是意料之中的结果,不过,这个研究有意思的地方是,研究人员还另外测试了两种不同的指导孩子的方法,发现有一种方法的效果明显比较好,如果研究人员在每次实验之前都再提醒孩子一次规则,孩子更有可能地抑制自己的冲动,不拿盒子里的礼物,如果研究人员只是让孩子思考几秒钟,不给孩子任何提示,就没有这样的效果。

在《我的世界》中管理你的租赁服的时候,难免有些玩家玩着玩着就忘却约定的规则了,这时候就需要你的时常提醒,你可以在玩家每次进入租赁服是都通过文字再强调一次服内的规矩,这样或许会让你的租赁服变得更加井然有序。

管理“情绪—认知—执行”链条,从内部提升孩子的自控力。

我们怎样降低大环境的干扰,帮助孩子发展自控力呢?有效的自我控制,还需要提升孩子自身的抑制控制能力和规则能力,这两种能力的发展对于3-7岁的孩子尤为重要。

想要提升孩子的自控力,首先要明白自控力是一种认知过程,我们可以把“情绪控制—认知调节—执行控制”看做一条链条通道,比如我决定下班之后去健身房,但是去健身房的路上闻到路边餐厅飘出的香味,这时候我可能会受到干扰,负责底层情绪的边缘系统非常活跃,好在负责高级认知的前额叶一通分析,我想起来还有健身大计,不能为了眼前的口腹之欲回了当初的计划,于是我压抑冲动,抬腿迈向健身房。

又比如在《我的世界》里,我决定了要去河边挖粘土,当经过史蒂夫门前时忽然看到院子里的西瓜已经熟透,这时候贪婪的欲望可能会使我萌发偷取西瓜的冲动,但经过仔细地分析后,我想起来自己不仅挖粘土要事在身,而且还可能因为偷取了西瓜而被史蒂夫拳脚相对,于是我压制住冲动,抽出铁铲奔向河边去了。


当你发现孩子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时候,首先要弄清楚,是“情绪—认知—执行”链条的哪些地方出了问题,然后才能有的放矢。一个常见的例子是,你不让孩子吃冰淇淋,孩子大哭大闹,在情绪端,可能是孩子无法抑制自己想吃冰淇淋的冲动,在认知端,可能是他无法很好地做出“控制甜食摄入,保持健康”的长期计划,如果只是一味地压制孩子,不去找出原因并解决冲突,那么最终在执行端,孩子只能用大哭大闹来反抗了。

对于孩子来说,他遇到的第一个问题是解决情绪端的问题,他们的情绪来势汹汹,很少有孩子能控制自己的冲动,你可能听过斯坦福大学的“棉花糖实验”,给一群3-5岁的孩子每人一块棉花糖,告诉他们实验者要出去一下,他们现在想吃糖也可以吃,但如果能等待实验者返回房间,能吃到更多棉花糖,有的孩子受不了诱惑,很快吃掉棉花糖,有的孩子则可以控制冲动,等待很久。研究发现,等待时间越长的孩子,,14岁之后的学业成绩等表现越好,这个实验非常出名,一些人从此认为自控力比智商更能预测一个人的成功。

不过,先不要急着拿棉花糖给孩子做实验,看他未来会不会成功,棉花糖实验的结论和实验设计都有争议,这个实验另有启发,棉花糖实验的实验者沃尔特·米歇尔(Walter Mischel)发现,那些能够坐上15分钟的孩子,往往不是坐在那干等,他们会用不同的策略来延长等待的时间,比如,有些孩子会唱歌来转移注意力,有些孩子不去看眼前的棉花糖,转而玩自己的手指和脚趾,还有的孩子会闭上眼睛装睡,甚至会把装棉花糖的盘子推开。

自控力强的孩子不是天生对诱惑没有冲动,当他们的情绪来了,他们不是咬着牙忍耐,而是会用各种各样,千奇百怪的认知策略来冷却冲动,对于一些执行力不太好的孩子,他们可能只是“冲动”的受害者,沃尔特·米歇尔教授认为,即使孩子的前额叶还没完全发育成熟,在家长的引导下,孩子还是可以扭转错误的认知,增加他们的自控力。

蝙蝠侠效应


在这些策略中,首先推荐的是假装游戏,也就是引导孩子去想象他崇拜的人,比如动画片中的英雄,想象他们会怎么做,如果让我女儿做棉花糖实验,会让她想象,如果她是《冰雪奇缘》中的公主,公主会怎么抵抗住棉花糖的诱惑。

就像刚才我在《我的世界》中看到史蒂夫家熟透的西瓜却抑制住了偷摘的冲动一样,我不仅是出于忙于挖粘土和害怕被史蒂夫追杀的原因,还可能是想象自己是建筑大师爱丽克斯,能用简单的粘土建造出惊天的建筑,摘一个西瓜简直是浪费了我宝贵的创作时间。


孩子都特别喜欢玩假装游戏,他们很容易把自己带入角色中,如果你让一个小孩尽可能安静地坐着,他可能坚持不了一分钟,可是,如果你让他假装在守卫一座城堡,他就能坚持很久,玩这种假装游戏的时候,我甚至会用声音,道具,服饰等,把女儿装扮起来,帮助她更好地代入感情。

有一项美国的研究,让4岁的孩子玩一个复杂的开锁游戏,想看看孩子们能坚持多久,研究人员给一组孩子戴上蝙蝠侠的头饰,让他们想象自己是蝙蝠侠在开这个锁,另外一组是常规组。研究发现,假装自己是蝙蝠侠的孩子会花更多时间研究开锁,也会尝试更多不同的方法,研究人员后来给这个结果取名为“蝙蝠侠效应”,因为他们发现一个简单的假装游戏竟然能让孩子产生这么大的改变。

当然你也可以在《我的世界》里玩起“假装游戏”来,给自己换上一个色彩斑斓的皮肤,让自己显得更有艺术修养,在游戏中修剪起更精美的别墅。给自己换上一个苦力怕的皮肤,让自己显得更加有趣,突然出现在朋友面前给他们一个惊喜,给自己换上一个宝狄的皮肤,让自己变得更加聪明可爱,和小伙伴们一起挑战强敌。

这里面的脑科学原理是,不管你是假装坚持不懈,还是你本来就是一个坚持不懈的人,这两种行为共用同一个大脑网络,当孩子们“假装”自己是蝙蝠侠的时候,他们的大脑网络跟真的蝙蝠侠的大脑网络一样,都被激活了。

让孩子用一种第三方的心态来看待自己的冲动,尤其就是增加孩子和冲动之间的心理距离,心理距离远了,他们的“热”情绪就“冷”了下来,孩子觉得是别人在面对这些问题,他们的负面情绪就就不会太多。

最新专题

豌豆荚安卓版二维码

扫一扫安装
豌豆荚发现更多